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儿科 > 儿科保健

Reye综合征

2014-02-21 08:52:18  

    Reye综合征(Reye syndrome)是一种以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encephalopathy and fatty degeneration of the viscera)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由Reye等于1963年首先报道。多在病毒感染后急性起病,表现为进行性脑病、低血糖、肝功能异常。目前发病率有显著下降,有部分病例大多不典型。

   【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尚不清楚,发病机制主要与线粒体功能的广泛损害有关。病毒感染,尤其是水痘病毒、B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易诱发,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黄曲霉中毒、服用水杨酸盐亦为本病重要的诱发因素,随着水杨酸盐作为退热剂应用的显著减少,Reye综合征的发病率也显著降低。

    线粒体损伤导致尿素循环障碍,血氨不能转化为尿素,形成高氨血症。脂肪代谢紊乱,中长链二羟酸产生过多,抑制了三羧酸循环的氧化磷酸化作用,使细胞产生的ATP减少,脑组织弥漫性脑水肿,在光镜下表现为神经元肿胀或皱缩,星状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肿胀,电镜下线粒体肿胀或不规则,基质减少,颗粒增粗;肝脏增大并因脂肪沉积而呈浅黄色,光镜下肝细胞呈广泛泡沫样变且伴有脂肪沉积;电镜下见线粒体肿胀和形态学改变,有脂质空泡和糖原消耗,过氧化小体增多,滑面内质网增加。肾脏组织亦可有类似表现,偶有心肌细胞或胰腺腺体细胞受累。

   【临床表现】Reye综合征为原发于儿童期的疾病,90%以上的病例在15岁以下发生,前驱疾病各有不同,常见疾病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水痘、胃肠道疾病知腹泻等。前驱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不适、咳嗽、流涕或咽痛,大多在13天后(少数病例可持续23周)症状迅速加重,出现呕吐及意识改变,85%伴有惊厥,50%的患儿出现谵妄、躁动,并很快进入昏迷,出现肌张力改变、去大脑强直或去皮质强直或角弓反张。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或不对称,出现中枢神经源性过度换气或呼吸浅慢,严重者出现脑疝。肝脏进行性增大,肝功能异常但一般无黄疸。

    婴儿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呕吐不明显,易出现惊厥及呼吸衰竭。

    Reye综合征临床过程发展迅速,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之后24小时内病死率高,往往因脑病导致的颅内压增高与脑干受压有关,轻者多在510天恢复.

    【实验室检查】

    1.血生化  出现肝功能异常和代谢紊乱,表现为血清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升高,胆红素可正常或稍高,有时有淀粉酶的增高;血氨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伴有血糖降低,亦可有血乳酸盐、丙酮酸盐、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等的升高。

    2.脑脊液  脑脊液压力可增高,但其余均为正常。

    3.脑电图  为弥漫性高幅慢波活动,可见痫样放电。脑电图的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当呕吐后出现迅速的意识障碍伴有肝功能异常及低血糖时,应高度怀疑本病。主要诊断依据包括:①急性脑病症状;②肝大,肝功能异常,无黄疸;③代谢紊乱:血氨升高,血糖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④有病毒感染前驱疾病或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史;⑤排除遗传代谢病、中毒等引起的类Reye综合征的表现。

    2.鉴别诊断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病毒、细菌等引起的脑炎、脑膜炎。脑脊液及病原检测可鉴别。

    (2)中毒:某些药物,如有机磷农药、丙戊酸、鼠药等亦可引起急性脑病症状和肝功能损害。应详细询问病史,必要时送毒物、药物检测。

    (3)遗传代谢病:尿素循环酶(鸟氨酸转氨甲酰酶、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缺陷可引起高氨血症,脂肪酸氧化或氧化磷酸化代谢缺陷以及有机酸尿症等均需鉴别。

   【治疗】Reye综合征可以是轻微、自限性疾病,亦可为进展迅速的致死性疾病,因此早期诊断及时处理至关重要。治疗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同时应积极纠正代谢紊乱,对症支持,加强护理。

    l.监测颅内压,控制脑水肿  应争取适时监测颅内压,并及时降低颅内压,可用20%甘露醇1g/kg,每46小时1次,同时可以抬高头位、联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利尿剂、机械通气等措施。

    2.纠正代谢紊乱  在患儿出现低血糖时,可给予lO%15%的高渗葡萄糖纠正,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3.对症处理与支持治疗  对惊厥患儿应及时给予抗惊厥药物止痉,注意脑、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

   【预后】Reye综合征的存活者中,有去大脑强直或惊厥表现的患儿,有30%留有神经系统的后遗症,颅内压明显增高伴血氨>300ug/dl病死率高。高血钾、呼吸深快、咯血亦预示预后不良。发音及语言障碍为常见后遗症。

 

 

 

来赞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