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儿科 > 小儿外科疾病

肠道外及肠道内营养支持

2014-04-11 17:58:17  

一、肠道外营养支持

    肠道外营养即静脉营养,是指通过肠道外途径供给患儿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方法。可分为全肠道外营养(total  parental  nutrition,TPN)和部分肠道外营养(partial parental nutrition,PPN)。前者指机体代谢和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全部由静脉内输入供给;后者指部分经口喂养.不足部分由静脉输入以供给足够的营养。

    (一)适应证

    1.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

    2. 严重的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或极度衰弱的患儿而不能给以胃肠内营养者。

    3.肠炎性疾病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鼠伤寒等。

    4.小儿恶性肿瘤。

    5. 严重的新生儿消化道畸形手术后,有消化道瘘管者。

    6. 重大手术前的准备及手术后的支持治疗。

    7. 其他 如新生儿破伤风而鼻饲有困难者;新生儿重度窒息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昏迷而不能鼻饲者;肝、肾功能不全,大面积烧伤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吸收不良综合征;蛋白质丢失性肠病;严重的神经性厌食等。

    (二)组成成分及每日需要量

     1. 热能  静脉内补充营养物质时,其利用率高,认为每天静脉内供给热能376kJ/kg(90kcal/kg)时,相当于口服时每天供给500kJ/kg120kal/kg)。每日热能供给:早产儿为376 kJ/kg 90 kal/kg),01岁为336400kj/kg(8095kcal/kg)29岁为252294kj/kg(6070kcal/kg)

     2.   一般应按每日120140ml/kg计算。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有肾脏疾病者,入水量应相应减少。有腹泻、肠瘘时应增加水分的补充。

     3. 氨基酸 结晶氨基酸为目前最广泛应用的含氮物质。目前国际上尚无最佳的小儿结晶氨基酸配方,但总的原则是以人乳中氨基酸成分为模式。结晶氨基酸为机体合成蛋白质及其他生物性物质提供原料,只在供给足够的非氮热能时才发挥其优势。氨基酸中包括必需氨基酸(其中支链氨基酸要占20%30%)及非必需氧基酸(对新生儿而言,由于肝脏功能未成熟,组氨酸亦属必需氨基酸),两者之比为11时才能发挥氨基酸最高的生物效价。氨基酸的每日需要量,早产儿为3.0g/kg01岁为2.5g/kg29岁为1.52.0g/kg。严重的营养不良或者大量的蛋白质丢失,则需要量增加。非氮热能物质的补给可以影响氨基酸的利用,如早产儿摄入热能210336kj/kg(5080kcal/kg),同时给以适量的氨基酸,使体内氮的潴留接近早产儿在宫内的水平。目前制剂品种繁多,因高渗液使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增高,故一般周围静脉输注氨基酸的浓度应<2%,中心静脉输注浓度应<3%。开始剂量为每日0.51.0g/kg,每日增加0.5g/kg至足量。为了确知患儿对增加的浓度能否耐受,每次增加浓度时最好测血清尿素氮,如有可能,最好每周再测血氨12次;

   4. 碳水化合物  以葡萄糖为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每日需要量为l020g/kg,可用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因其胰岛素产生量少及抗胰岛素等因素存在,故输注葡萄糖的速度有一定的限制,一般每日剂量由68g/kg开始,速度在低出生体重儿不超过每分钟6mg/kg,成熟新生儿及较大的婴儿为每分钟78mg/kg,以后每日递增2g/kg,早产儿可增至l618g/kg,足月儿增至1820g/kg。葡萄糖溶液的浓度勿超过12.5%,以免发生医源性高血糖症。婴幼儿及儿童开始剂量可以高些,但首日量不超过15gkg,如情况稳定可逐日递增输注量,直至达到需要量为止。周围静脉输注葡萄糖液的最大浓度为12.5%,中心静脉为20%25%(如为严重营养不良儿,囡需热量高,在严密监测的情况下,视情况可将葡萄糖液的浓度慢慢增加,最高可达25%)。

    5.脂肪  脂肪产生的能量较高,但输入静脉的脂肪必须制成极细颗粒(<0.9um)的乳剂。目前多数采用以大豆或红花油为原料,卵黄磷脂为乳化剂,加入甘油制成2.5%等渗的脂肪乳剂。含热能为4.62kj/ml(1.1kcal/ml)。其优点为:供给的能量高;保护静脉壁少受刺激,可以与氨基酸及高渗葡萄糖溶液合用,减少静脉内膜炎的发生并可经周围静脉输入;其中含有一定量(约50%80%)的必需氨基酸,防止因必需氨基酸缺乏而出现皮炎、湿疹、生长不良等;可以全部利用而不经尿、粪排出。

     剂量按每天2g/kg计算。未成熟儿(尤其在生后的最初几天)因利用脂肪的能力较差,剂量不宜过大,可自每天0.5g/kg开始;足月成熟新生儿或年长儿一般开始剂量可为每天1.0gkg。每日量在1218小时内滴入。输入的脂肪若不能在血液内完全清除,则血浆的混浊度增加,可用此简单的方法来判断是否需要再次输入。若输入量太多以致不能完全代谢而积聚时,可出现肺部氧的弥散容积降低,故脂肪乳不宜用于有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脂肪酸与蛋白质两者相互竞争与胆红素结合,不与蛋白质结合的胆红素则易透过血脑屏障发生胆红素脑病,故新生儿胆红素值在136.5umol/L(8mg/dl)以上或极低出生体重儿胆红素值在85umol/L( 5mg/dl)以上者,不宜输入脂肪乳剂。原先有高脂血症或凝血机制差者亦不应输入。

    输入脂肪乳剂后的副反应有发热、皮肤色素沉着、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偶有肝功能异常。若脂肪负荷过重,可有黄疸、脾大、消化道出血、抽搐、休克等严重症状。

    6.电解质  其需要量与口服补充时不同。如钙、磷口服后不能完全吸收,口服每日补充量较大,而肠道外营养时需要的量较少。

    7.微量元素  铁、锌、铜、锰、碘、钴等微量元素为机体代谢所必需。全肠道外营养2周以上,就有微量元素缺乏的可能,可通过每周输血浆或全血12(每次1Oml/kg)加以补充。

    8. 维生素  应用全肠道外营养23周以上而不添加各种维生素时可出现各种维生素缺乏症。

   (三)输入途径

    1.周围静脉输注法  适用于浓度较低的静脉营养液。输入的液体可含脂肪或不含脂肪(即仅有葡萄糖及氨基酸)。脂肪乳剂应单独输入,不与其他溶液混合。用微量输液泵于24et均匀滴入。每12天要更换穿刺部位,防止血栓性静脉炎。有下列情况者可采用周围静脉输注法:短期营养支持(2周以内);败血症;锁骨下静脉栓塞;中心静脉插管技术上有困难或有危险的患者;肠道外供给营养仅属补充性者;计划以后作家庭肠道外营养的患儿,准备阶段可短期使用周围静脉输注法维持营养。

    2.中心静脉输注法  应用肠道外营养2周以上才采用此法,输入的液体为高渗溶液。应在手术室内经皮穿刺或切开插管,常用的血管为颈静脉及锁骨下静脉。对小婴儿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插管者并发症(如气胸、血胸等)较多,要慎用。插入的导管应置于上腔静脉靠近右心房处,此处血管粗、血流量大,滴入的营养液很快被稀释,不致刺激血管壁。下腔静脉插管的并发症多,故多不采用。新生儿生后不久,可经脐血管插管后留置导管,但导管进入的位置不肯定,且营养液迅速到达肺、肝的浓度仍属高渗,对机体有害。另外,脐部不易保持清洁,感染的威胁较大,故多数也不采用。在认真仔细的护理下,插入的导管最长可保留3个月,一般为1个月左右。

   3.动静脉瘘  通过手术造成一直接的动静脉交通,使周围静脉扩张形成一个表浅的静脉网,这样静脉穿刺方便,但此法少用于新生儿。

    (四)护理、监测

    进行肠道外营养时应有一组人员相互配合协作(包括医师、护理及药剂人员),并要有下列的严格制度如:

    1.局部皮肤要保持干燥,每天消毒、更换敷料。

    2.输入液用0.22um孔径的微孔过滤器过滤,每日更换输液管。

    3.输液速度要均匀。

    4.保持导管不脱出、针头与接头不脱开。

    5.详细记录每日出入量,尤其尿量。

    6.一般情况下不经此血管进行输血、注射药物或采取血标本。

    7.如用微量输液泵,要有可靠的警报系统以防空气栓塞。

    8.如果发现炎症要及时处理。

    为了更好地指导治疗,治疗前应进行一次必要的化验作为基础数值,在治疗过程中对各项指标进行定期的监测。

    (五)并发症

    1.导管插管  由于导管损伤引起的气胸、乳糜胸、臂丛神经或锁骨下动脉损伤、静脉损伤、心脏损伤、导管断裂或打结、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及皮下渗液等。

    2.感染   肠道外营养液中葡萄糖含量高,还有氨基酸,均为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导管或营养液污染后可造成败血症,其发生率在15%25%之间,以念珠菌感染为多见,其次为细菌性感染。若由导管污染引起的败血症,应先拨去导管。

    3.代谢紊乱  由于营养液成分不当或疾病本身使体内代谢障碍,未及时适当调整而引起。代谢紊乱包括:

    (l)高血糖症及低血糖症:最初几天胰岛素尚未适应,常由输入液体的速度过快引起高血糖症;有时可出现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以致死亡。低血糖症往往发生于停止补充肠道外营养液后,而此时血中胰岛素水平还是高的。预防措施为停止补给肠道外营养液时要有过渡阶段,如果因某些原因而停止输入肠道外营养液时,需经外周静脉补入10%葡萄糖液。

    (2)电解质紊乱:如低或高磷血症、低或高钠血症、低或高钾血症、高氯血症、低钙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等。

    (3)高氨基酸血症及高氨血症。

    (4)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症。

    (5)肝功能损害及脂肪肝。

    (6)高渗性利尿。

    4.医源性失血性贫血  频繁抽血化验可致。当导管因纤维蛋白堵塞而不通时,可先用肝素(1OOU/ml)注射;若仍不通畅可用尿激酶2500U/ml注射于阻塞的导管内,并保留3小时使纤维蛋白消化,然后再用上述浓度的肝素冲洗。

二、肠道内营养支持

    肠道外营养支持为患儿提供了必需的营养物质,在治疗某些疾病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操作复杂,且应用不当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迫切需要探索一种人工混合的配方,提供不必经消化(或稍予消化)即可吸收的营养物质,这种营养物质称为要素饮食,也就是肠道内营养支持。要素饮食中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甘油三酯、无机盐、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肠道内营养支持较肠道外营养支持的优点在于:可经口服、鼻饲或空肠造瘘补给营养,安全廉价,并发症少,护理方便。在权衡予肠道内营养支持抑或肠道外营养支持时,只有在消化道没有吸收能力的情况下才考虑肠道外营养。接受肠道内营养支持的患儿必须要有一定长度的、具有消化功能的小肠,最好还要有结肠和完整的回盲瓣,才能保证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组成成分

   由于要素饮食是属于化学分子水平结构、已经消化的物质,因此其组成成分要求达到以下几点:

    1.冲溶水后为无渣的液体。

    2.碳水化合物系葡萄糖或其他单糖类,为供给能量的主要来源。

    3.以氨基酸形式提供蛋白质。若以水解蛋白供给蛋白质,有时对消化道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

    4.脂肪成分为脂肪酸、中性甘油三酯,约提供能量的30%

    5.含有足够量的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以供机体的需要。

    6.其配方成分可以根据特殊病情予以调整。

   (二)指征

   使用要素饮食的指征如下:

   1.严重消化不良及(或)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2.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以致分解代谢过高而需要营养支持者。

    3.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1)手术前准备:由于营养状况太差、不能耐受手术,可依靠要素饮食供给热能及蛋白质,以增强体质,准备接受手术。

   (2)手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如胃、肠手术后,置鼻饲管于空肠上段,待肠功能恢复后,即可由导管缓慢滴入要素饮食,促使早期恢复;结肠、直肠手术后,给予要素饮食可使粪便减少。

   4.吸收障碍、代谢亢进、生长速度迟缓。

   5.低出生体重儿或吸吮能力差的新生儿。吸吮能力差者,胃排空时间延迟,吞咽动作不协调,故不能直接口服,宜用胃管注入。

   6.肝、肾功能不全  需肝功能不全特殊配方的要素饮食者,其配方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和乳糖含量低,支链氨基酸含量高,以提高蛋白质营养,有助于纠正异常的血浆氨基酸构成,阻止或减轻肝性脑病的症状。肾功能不全的要素饮食含必需氨基酸,无乳糖、电解质,以减少患儿体内有毒物质的聚集,减少血中尿素氮和钾等的含量。

   7.其他与营养吸收、消化、排泄、利用和储存有关的疾病,如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瘘管、肿瘤化疗的辅助治疗,以及补充静脉营养的不足或作为静脉营养向自然饮食的过渡营养等。

    (三)注意事项

    肠道内营养支持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导管进入肠腔的途径可根据病情而定。导管可经鼻插入胃或肠腔,或于胃及空肠造瘘处插入肠腔,然后滴入要素饮食。与成人所不同者,即小儿很少直接口服,要素饮食具有特殊的气味,很难为小儿接受。

    2.滴入的要素饮食为高渗液体,故需根据一天的液体需要量再补充一定的水分。

    3.要素饮食的浓度一般从低浓度、低容量开始,例如开始时其浓度为每1OOmll25kj( 30kcal),若无不良反应则34天后增至210310kj,直至最后每lOOml420kJ。最初每日给总热能的1/2,以后逐渐增加,使胃肠道有23周左右的适应过程。

    4.一天的量可以均匀地在24小时内滴入或分数次集中滴入,但滴速不宜太快。

    5.液体的温度要适宜,经鼻饲者以37℃为适宜,经空肠造瘘处滴入者以41℃为宜。若温度太低可致腹泻。

    6.虽然应用肠道内营养支持者无严重并发症,但偶尔也可有:

    (l)腹胀、腹泻(主要为滴入高渗的液体或滴速太快所致)、恶心、呕吐等。出现上述严重症状时要减慢滴速、减少滴入量或稀释其浓度。

    (2)口服者可因恶心、呕吐后将液体吸入肺内,并发吸入性肺炎,尤其多见于早产儿、体弱及神志不清者。氨基酸及脂肪乳剂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性大,患吸入性肺炎后不易治疗。

    (3)导管可造成鼻咽部溃疡或胃肠道黏膜糜烂,偶有导管引起肠穿孔的报道;但硅胶管质软,极少发生肠穿孔。

    (4)糖的含量过高可引起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和渗透性利尿。

    7.要素饮食配制成干粉后保存时间较长,但冲兑成溶液后易被污染,仅限于当天使用。其液体有一股与一般食物不同的气味,若在配制液中加入少量香精,可改善其口味。

 8.滴液时患儿应采取头高侧卧位。一般夜间停止滴入。

 9. 定期测定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及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定期测量体重,观察增长情况。此外,要注意观察大便次数及性质,尿的渗透浓度,监测血糖及尿糖,以便了解是否发生合并症。

 

来赞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