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儿科 > 小儿外科疾病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2013-12-13 18:12:31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neonatal cold injury syndrome)简称新生儿冷伤,因多有皮肤硬肿,故常称之为新生儿硬肿症(neonatal scleredema)。是由于寒冷或(和)多种疾病所致。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和皮肤硬肿,重症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

    【病因和病理生理】

    1.寒冷和保温不足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发生低体温和皮肤硬肿的原因是:①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环境温度低时,其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的调节功能差,使体温降低。②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少,皮肤薄,血管丰富,易于失热。寒冷时散热增加,导致低体温。③躯体小,总液俸含量少,体内储存热量少,对失热的耐受能力差,寒冷时即使有少量热量丢失,体温便可降低。④新生儿由于缺乏寒战反应,寒冷时主要靠棕色脂肪( brown fat)代偿产热,但其代偿能力有限;早产儿由于其储存少(胎龄越小储存越少),代偿产热能力更差;因此,寒冷时易出现低体温。棕色脂肪分布在颈、肩胛间、腋下、中心动脉、肾和肾上腺周围。⑤皮下脂肪(白色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为成人3倍).由于其熔点高,低体温时易于凝固,出现皮肤硬肿。

    2.某些疾病   严重感染、缺氧、心力衰竭和休克等使能源物质消耗增加、热量摄人不足,加之缺氧又使能源物质的氧化产能发生障碍,故产热能力不足.即使在正常散热的条件下,也可出现低体温和皮肤硬肿。严重的颅脑疾病也可抑制尚未成熟的体温调节中枢,其调节功能进一步降低,使散热大于产热,出现低体温,甚至皮肤硬肿。

    3.多器官损害   低体温及皮肤硬肿可使局部血液循环淤滞,引起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导致皮肤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出现水肿。如低体温持续存在和(或)硬肿面积扩大,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进一步加重,可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主要发生在寒冷季节或重症感染时。多于生后1周内发病,早产儿多见。低体温和皮肤硬肿是本病的主要表现。

    1. 一般表现  反应低下,吮乳差或拒乳,哭声低弱或不哭,活动减少,也可出现呼吸暂停等。

    2.低体温   新生儿低体温指体温<35℃。轻症为30350C;重症<300C,可出现四肢甚或全身冰冷。低体温时常伴有心率减慢。

    3.皮肤硬肿   即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按之似橡皮样感,呈暗红色或青紫色,伴水肿者有指压凹陷。硬肿常呈对称性,其发生顺序依次为: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硬肿面积可按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部及腰骶部14%、臀部8%及双下肢26%计算。严重硬肿可妨碍关节活动,胸部受累可致吁吸困难。

    4.多器官功能损害  重症可出现休克、DIC、急性肾衰竭和肺出血等多器官衰竭。

     【辅助检查】根据病情需要,检测血常规、动脉血气和血电解质、血糖、尿素氮、肌酐、DIC筛查试验。必要时可做ECGX线胸片等。

    【诊断】在寒冷季节,环境温度低和保温不足,或患有可诱发本病的疾病,有体温降低、皮肤硬肿,即可诊断。临床依据体温及皮肤硬肿范围分为:轻度:体温≥35℃、皮肤硬肿范围<20%;中度:体温<35℃、皮肤硬肿范围20%50%;重度:体温<30℃、皮肤硬肿范围>50%,常伴有器官功能障碍。

   【鉴别诊断】应与新生儿水肿和新生儿皮下坏疽相鉴别。

    1.新生儿水肿  ①局限性水肿:常发生于女婴会阴部,数日内可自愈;②早产儿水肿:下肢常见凹陷性水肿,有时延及手背、眼睑或头皮,大多数可自行消退;③新生儿Rh溶血病或先天性肾病:水肿较严重,并有其各自的临床特点。

    2.新生儿皮下坏疽  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寒冷季节。有难产或产钳分娩史。常发生于身体受压部位(枕、背、臀部等)或受损(如产钳)部位。表现为局部皮肤变硬、略肿、发红、边界不清楚并迅速蔓延,病变中央初期较硬以后软化,先呈暗红色以后变为黑色,重者可育出血和溃疡形成,亦可融合成大片坏疽。

   【治疗】

    1.复温( rewarming)  目的是在体内产热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环境温度(减少失热或外加热),以恢复和保持正常体温。新生儿由于腋窝部皮下含有较多棕色脂肪,寒冷时氧化产热,使局部温度升高,此时腋温高于或等于肛温(核心温度)。正常状态下,棕色脂肪不产热,TA-R<O0C;重症新生儿冷伤,因棕色脂肪耗尽,故TA-R<O0C;新生儿冷伤初期,棕色脂肪代偿产热增加,则TA-RO0C。因此,腋温一肛温差(TA-R)可作为判断棕色脂肪产热状态的指标。

    (1)若肛温>300CTA-RO,提示体温虽低,但棕色脂肪产热较好,此时可通过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将患儿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一般在612小时内可恢复正常。

    (2)当肛温<300C时,多数患儿TA-R<O,提示体温很低,棕色脂肪被耗尽,虽少数患儿TA-R0,但体温过低,靠棕色脂肪自身产热难以恢复正常体温,且易造成多器官损害,所以只要肛温<300C,一般均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0C的暖箱中进行外加温。每小时提高箱温0. 510C(箱温不超过34℃),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然后根据患儿体温调整暖箱温度。在肛温>30℃,TA-R<0时,仍提示棕色脂肪不产热,故此时也应采用外加温使体温回升。

    若无上述条件,也可采用温水浴、热水袋、火炕、电热毯或母亲将患儿抱在怀中等加热方法。

    2.热量和液体补充  供给充足的热量有助于复温和维持正常体温。热量供给从每日2l0kJ/kg(50kcal/kg)开始,逐渐增加至每日419502kJkg(100120kcal/kg)。喂养困难者可给予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液体量按0. 24mlkJ (lml/kcal)计算,有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体入量。

    3.控制感染  根据血培养和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

    4.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对心力衰竭、休克、凝血障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衰竭和肺出血等,应给以相应治疗。

    【预防】需做好如下工作:①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宣传预防新生儿冷伤的知识。②避免早产、产伤和窒息等,及时治疗诱发冷伤的各种疾病。③尽早开始喂养,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④注意保暖,产房温度不宜低于240C,生后应立即擦干皮肤,用预热的被毯包裹。有条件者放置暖箱中数小时,待体温稳定后再放人婴儿床中。若室温低于24℃,应增加包被。小早产儿生后应一直在暖箱中保温,箱温为中性温度,待体重>1800g或室温下体温稳定时,可放置于婴儿床中。在转院过程中应注意保暖。

 

来赞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