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儿科 > 小儿消化道疾病

口炎

2013-12-16 19:25:12  

     口炎( stomatitis)是指口腔黏膜比较广范的炎症,若病变限于局部范围,如舌、齿龈、口角则分别称为舌炎、齿龈炎、口角炎等。本病婴幼儿多见,可单独发病,亦可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等。感染常由病毒、真菌及细菌引起。目前细菌感染性口炎已经很少见,病毒及真菌感染所致的口炎仍经常见到。现将几种常见的口炎分述如下。

 一、鹅口疮

    鹅口疮(thrush>又名口腔念珠菌病(oral candidiasis),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多见于婴幼儿。

    本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常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腹泻、体质衰弱、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儿。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时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污染传播。

   【临床表现】特征是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的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如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该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但迅速复生。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见于舌、颊、腭或唇内黏膜,偶可累及咽部。患处不痛,不影响吃奶,无全身症状。

严重者全部口腔均被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到咽、食管、喉头、气管、肺等处。将一小片白膜置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钠一滴,在显微镜下可查到白色念珠菌菌丝及孢子,即可诊断。

   【治疗】一般不需口服抗真菌药物。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清洁后涂0.5%-1.O%甲紫溶液,每日12次。亦可用制霉菌素溶液每毫升含10万~20U涂口腔,每日3-4次。严重者可同时口服制霉菌素,40-80U/d,3次服用,效果良好。加强营养,增加维生素B2C。婴儿室注意隔离及乳具的消毒,以预防传播。

二、疱疹性口腔炎

  疱疹性口腔炎( herpetic stomatitis>是由单纯疱疹病毒I型所引起的急性口腔黏膜炎症。好发年龄为14岁。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感染容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

  【临床表现】潜伏期约10天。起病时先发热,一般可到3839o C,最高达40℃,13天后出现口腔炎征象,其特征为在舌、唇内面、上腭、颊黏膜等部位有散在或成簇的小疱,直径约23mm,破裂后形成浅的小溃疡,覆盖着黄白色纤维性分泌物,周围有红晕。疼痛剧

烈,唾液增多,拒食。颌下及颈淋巴结经常肿大。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病程约12周内逐渐痊愈。

    本病应与疱疹性咽峡炎作鉴别,后者由柯萨奇病毒所引起,多发生于夏、秋季。疱疹主要发生在咽峡部和软腭,有时见于舌部但不累及口腔前半部,颌下淋巴结不肿大,常骤起发热及咽痛。

   【治疗】保持口腔清洁,婴幼儿要勤喂水,禁用刺激性药物。局部可喷洒锡类散,可用2.5%5%金霉素鱼肝油涂口腔预防继发感染。疼痛重者,在餐前涂以2%利多卡因。有继发感染时可用抗生素。

三、溃疡性口炎

  溃疡性口炎( ulcerative stomatitis)主要是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引起的,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亦可引起。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假膜,故又称假膜性口炎(pseudo membranous stomatitis)。常发生于全身感染抵抗力低下时,口腔不洁,细菌繁殖

而引起。

   【临床表现】病初口腔黏膜充血水肿,随后在口腔的各部位如牙龈、舌、唇内侧、上腭及颊黏膜等处出现大小不等、界限清楚的糜烂面或溃疡,并有较厚的纤维素样渗出物形成灰白色或黄色的假膜覆盖创面。假膜剥离后可见出血性糜烂面,不久白膜又迅速生成。溃疡疼痛或极痛,流稠涎多、拒食、烦躁,所属淋巴结肿大,发热可达39400C,体温持续数日到1周,溃疡渐渐愈合。

   【治疗】做好口腔护理,多清洗口腔,用0.1%-0.3%依沙吖啶清洗口腔,每日12次。局部一般涂以复方甲紫、0.2%甲硝唑液或5%金霉素鱼肝油效果为佳。此外,冰硼散、锡类散等均可使用。由于引起本病的细菌不是厌氧菌,因此不能用氧化剂,特别是过氧化氢的酸性较强,刺激黏膜,增加患儿痛苦。注意补给足够的营养及液体,补充维生素B1B2C等。全身症状明显时,需要抗生素治疗。

来赞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