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儿科 > 小儿呼吸疾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2014-01-10 01:34:46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ID)是指因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和免疫分子(可溶性因子白细胞介素、补体、免疫球蛋白和细胞膜表面分子)发生缺陷引起的机体抗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抗感染功能低下,反复发生严重的感染,或因(同时可伴有)免疫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症和某些恶性肿瘤。免疫缺陷病可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两大类。

    原发件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 PID)为一组先天或遗传性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特异性体液(B细胞及其分泌的Ig)和细胞(T细胞及其分泌的淋巴因子)免疫缺陷以及非特异性体液(补体活性)和细胞免疫(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缺陷。本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可为造血干细胞、定向干细胞、T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障碍;也可能是上述细胞在分子水平上发生障碍的结果。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诊断技术不断改进,愈来愈多的新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正在被发现,仅2003年就发现12种新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的确切发病率尚不清楚,估计其总发病率为110000。按此计算,我国每年2500万新生儿中,将会增加新的病例2500例;累计存活病例至少有3万~6 万例。本组疾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但其基本特点为反复感染,常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并非所有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均早年夭折,多数患儿可活至成年期。近年来开展的免疫疗法,能使某些产重患儿的免疫功能得以重建,生存期显著较前延长。

    【分类】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病因复杂、病种多,尚无统一的分类。根据国际免疫学会PID专家委员会1999年以分子学发病机制为基础的分类原则,分为:①特异性免疫缺陷病(包括联合免疫缺陷病、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陷病、T细胞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和伴有其他特征的免疫缺陷病);②免缺陷合并其他先天性疾病;③补体缺陷病;④吞噬细胞缺陷病。各种免疫缺陷病的相对发生率为:单纯lg或抗体缺陷占50%,细胞免疫缺陷占10%,联合免疫缺陷占20%,吞噬细胞缺陷占18%,补体缺陷占2%

     

    【临床表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包括多种疾病,累及许多脏器,临床表现由于病因不同而极为复杂,但其共同的表现却非常一致,即反复感染、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多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有明显家族史。

     1.反复和慢性感染  免疫缺陷最常见的表现是感染,表现为反复、严重、持久的感染。不常见和致病力低的细菌常为感染原。许多患儿需要持续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l)感染发生的年龄:起病年龄40%l岁以内,15岁占40%616岁占15%,仅5%发病于成人。T细胞缺陷和联合免疫缺陷病于出生后不久发病;以抗体缺陷为主者,因存在母体抗体,多在生后612个月才发生感染。成人期发病者多为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

    (2)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复发性或慢性中耳炎、鼻窦炎、结合膜炎、支气管炎或肺炎;其次为胃肠道,如慢性肠炎。皮肤感染可为脓疖、脓肿或肉芽肿;也可为全身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脑膜炎和骨关节感染等。

    (3)感染的病原体:一般而言,抗体缺陷易发生化脓性感染。T细胞缺陷则易发生病毒、结核杆菌和沙门菌属等细胞内病原体感染;此外,也易于真菌和原虫感染。补体成分缺陷好发生奈瑟菌属感染。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时的病原体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论Ig缺乏或联合免疫缺陷者,其化脓感染的病原菌除一般致病菌外,毒力低下的条件致病菌,如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也可造成严重感染。

    (4)感染过程:常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治疗效果欠佳,尤其是抑菌剂疗效更差,必须使用杀菌剂、剂量偏大、疗程较长才有一定疗效。

    2.自身免疫性疾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若能存活至学龄前期,部分病例可罹患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免疫复合物性肾炎、1型糖尿病、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关节炎以及其他自身免疫性或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3.恶性肿瘤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未因严重感染而致死亡者,随年龄增长易发生肿瘤,尤其是淋巴系统肿瘤。其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数10倍乃至100倍以上。淋巴瘤最常见,以B细胞淋巴瘤多见(50%),也可发生淋巴细胞白血病(12.6%)T细胞瘤和霍奇金病(8.6%)、腺癌(9.2%)和其他肿瘤(19.2%)

    4.其他表现  除反复感染外,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尚可有其他的临床特征,如WAS的湿疹和出血倾向,胸腺发育不全的特殊面容、先天性心脏病和难以控制的低钙惊厥等。

  【几种较常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1.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X-linkedagammaglobulinemiak,XLA)旧称Bruton,其缺陷的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长臂(Xq21.3-22)。血清IgMlgGIgAIgE均明显下降或测不出,周围血极少或缺乏B淋巴细胞。淋巴结和骨髓内无浆细胞,但可见到前B淋巴细胞(胞浆内存u链,但胞膜上无IgM),研究表明本病为分子缺陷导致B细胞发育受阻,B细胞不能进一步发育成熟为B细胞。本病仅见于男孩,多数患儿于412个月时发生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也可为全身性感染。此外,患儿易发生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体格检查时可发现扁桃体很小或缺如,浅表淋巴结及脾脏均不能触及。实验室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明显下降,IgG可能完全测不到,IgMIgA微量或测不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替代疗法可控制大多数XLA患儿的感染症状,宜早期开始,用量为400mg/kg,每34周一次。大部分经早期诊断及IVIG治疗后患儿预后较好。

    2.选择性IgA缺乏症(selective IgA deficiency,SlgAD)为一种较常见的免疫缺陷病,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为散发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一种综合征,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亦很重要。人群发病率各国不尽相同,白种人约为l/2231/l000,日本人为1/18 500,我国不同民族为l/26001/5000。本病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呼吸道感染,部分病例可有胃肠道和(或)泌尿生埴道感染的表现,大多数能存活至壮年或老年。部分病例的血清lgA可能自行升高至正常水平。常伴自身免疫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和肠吸收不良。此可能为黏膜缺乏SlgA,致使抗原易透过肠壁及呼吸道黏膜进入血循环之故。少数病例可伴发恶性肿瘤。患儿血清lgA水平常低于0 .05g/L,甚至完全测不出,SlgA亦减少;而IgGIgM水平正常或升高。给患儿注射IgA,可诱发产生抗IgA的抗体而致过敏反应,因此,应避免使用丙种球蛋白(因其中含有少量lgA)

    3.选择性IgG亚类缺陷( selective IgG sublass deficiency)  是指单种或多种lgG亚类的含量低于同龄正常儿童2个标准差以上。2岁以上小儿选择性IgG亚类缺陷指IgG1低于2.50g/LIgG2低于0.50g/LIgG3低于0.30g/L者。患儿血清总IgG水平一般正常,可伴或不伴lgA缺乏。本病的遗传形式尚不清楚,是较常见的免疫缺陷病。其病因不很清楚,可能与lgC重链稳定区基因表达及T细胞功能障碍有关。我国儿童IgG亚类缺陷以IgG3为主,男性多见,可无症状,也可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仅少部分患儿表现为反复性化脓性脑膜炎、皮肤感染及腹泻。当IgG2lgG4联合缺陷时,易患荚膜细菌感染。多数Igc亚类缺陷患儿随年龄增长血清IgG亚类水平逐渐提高,故大多数患儿预后较好。

    4.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 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vCVID)为一组病因不明,遗传方式不定,表现为Ig缺如的综合征。本病发病率较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年长儿多见。临床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慢性鼻窦炎、中耳炎、咽炎、气管炎和肺炎,可导致支气管扩张,也易患胃肠道感染和肠道病毒性脑膜炎,部分患儿可出现外周淋巴结和脾脏肿大,胃肠道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很高。血清lgGlgA明显降低,部分病例IgM亦下降。B细胞数量下降或正常,但不能分化为产生Ig的浆细胞。T细胞功能异常可能是致病的关键。本病遗传方式尚不清楚,诊断依赖于排除其他原发性免疫缺陷病。CVID的治疗与XLA基本相似,IVIG的标准剂量为每月400mg/kg。本病预后较XLA为好,严重细菌性或病毒陛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5.婴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 transient hypogammaglobulinemia of infancy)是指一种或多种免疫球蛋白浓度暂时性降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达到或接近正常范围的自限性疾病。本病偶有家族史,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为母体产生抗胎儿1g抗体,通过胎盘破坏或抑制新生儿产生的Ig,使出生后一段时间内血清IgGIgAlgM均低下。患儿往往因反复感染而就诊,如中耳炎、咽炎、支气管炎等不威胁生命的感染,偶尔会发生黏膜念珠菌病。本病有自限性,约至1836个月时,血清Ig上升至正常水平;即使Ig尚未达到正常,通常也不再反复感染。

    6.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LD)  X连锁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骨髓多能干细胞缺陷密切有关。由于干细胞缺乏,使TB淋巴细胞亦均缺乏,以T细胞缺如尤为严重和突出。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部分患儿发生卡氏肺囊虫感染。常并发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溶血和甲状腺功能低下等。X线检查不见胸腺及鼻咽部腺样体阴影。各种类型SCID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外周血、骨髓和脐血干细胞移植。本病预后恶劣,多数于2岁内死于各种感染并发症。近年采用干细胞移植治疗使部分患儿的生存期延长。

    7.酶缺陷  包括腺苷脱氨酶缺陷(adenosine deaminase deficiency)及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缺陷(purine nucleotide phosphorylase deficiency),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缺陷约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SCID40%ADA缺陷患儿的脱氧腺苷和脱氧三磷酸腺苷等腺苷代谢产物浓度上升,严重抑制TB细胞的分化。患儿除发生严重感染外,50%伴有骨骼异常,如肋软骨连接处凹陷、闭合不全,以及骨盆发育不全等。本病是位于第20号常染色体上的相应基因缺失或点突变的结果。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 purine nucleotide phosphorylasePNP)缺乏时,使细胞内脱氧三磷酸鸟苷浓度升高,严重抑制T细胞功能。临床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个别病例伴自身免疫性溶血和神经系统症状如瘫痪、震颤或共济失调等。本病是位于第14号常染色体相应基因缺陷所致。无论ADA缺陷或PNP缺陷,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干细胞移植是常规治疗方案,基因治疗的远期疗效尚不确切。

    8.伴有其他特征的免疫缺陷病

    (1)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Wiskott-Aldrich syndromeWAS):为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以反复感染、湿疹和血小板减少三联征为临床表现。位于X染色体短臂的WAS蛋白基因突变是本病的病因。本病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与血小板和白细胞表面唾液糖蛋白、CD43和糖蛋白Ib不稳定致免疫功能异常有关。血小板体积变小及数量明显减少为本病的特点,糖皮质激素和大剂量IVIG不能提高血小板数量。80%患儿可见异位

性湿疹,常发生反复感染,如化脓性外耳道炎、鼻窦炎、肺炎、败血症、肠道感染及脑膜炎等。同时存在血小板减少、反复感染和湿疹三联征者只占27%。体格检查可发现肝、脾大。血清IgM浓度下降,IgG仅轻度降低或正常,而IgAlgE可能升高。T细胞进行性减少,T细胞功能明显减退。以往患儿大多于生后3.5年内因严重出血或感染而死亡,目前由于干细胞移植的施行,患儿存活时间已延长至11岁以上,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2)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ataxia telangiectasia,AT5):为一组多系统受累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病变基因定位于第11号常染色体长臂的补体基因组分内。病因尚不清楚,与DNA修复功能障碍、易发生基因断裂及染色体转位有关;尤其与T细胞受体基因断裂而致DNA不能修复有关。临床除反复感染外,尚有眼结膜和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舞蹈样动作和智力发育迟缓。部分病例伴恶性肿瘤,常于青春期死亡。血清IgAIgEIgG2IgG4明显下降或缺如,血清甲胎蛋白增高。T细胞数量和功能均显著低下。胸腺移植仅有不完全和暂时的效果,干细胞移植仍在试验阶段,胸腺素治疗对部分患儿有效。AT患儿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很难确定其全面预后,早期可能死于恶牲肿瘤或肺部感染,少部分病例也可能长期存活。

    (3)胸腺发育不全(DiGeorge anomalyDA):以往曾称“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第34咽弓综合征”,于1965年由DiGeorge首次报道,故又称“DiGeorge综合征”。包括胸腺发育不全、低钙血症、先天性心脏病和面部畸形。本病起因于胚胎68周时第3和第4对咽弓分化发育障碍,导致胸腺、甲状旁腺及大血管等多种脏器的发育不全,使T细胞不能分化成熟,发生T细胞功能缺陷。甲状旁腺发育不良或完全缺如,发生严重而顽固的低钙血症。多数病例伴有第56咽弓发育障碍而有大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肺静脉异位引流和大血管转位等。若第12咽弓发育障碍,则出现外耳及唇部畸形,表现为特殊面容,眼距宽、上唇短、耳廓低位并有切迹以及小下颌等。临床表现为多数患儿于生后12天内即发生严重而持久的低钙抽搐,常易发生反复严重感染,也易发生心功能不全。X线检查无胸腺阴影。多数于生后1周内死于严重低钙抽搐。新生儿期后仍存活者则发生各种严重感染,偶有发生恶性肿瘤者,也有以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就诊而诊断为本病者,近年发现大多数病例胸腺尚有部分残留功能,免疫功能呈亚临床异常,常伴反复感染,称不全性胸腺

发育不全。胚胎胸腺移植和胸腺素替代治疗能改善部分病例的免疫功能。DA患儿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免疫缺陷及低甲状旁腺功能状况。存活的婴儿随年龄增长,受损的T细胞功能可逐渐恢复。

    9.补体缺陷病( complement deficiency)补体由9个活性成分(CIC9)5个调节蛋白(Cl抑制物、C4结合蛋白、备解素、H因子和I因子)组成。C13个亚单位组成:C1qC1rC1sDIHB因子参与补体旁路系统,上述成分均可发生缺陷。除C1抑制物缺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备解素缺乏为X连锁遗传外,其他14种补体及其调节蛋白缺乏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缺陷的基因位于不同的常染色体上。其共同的表现是对奈瑟菌属感染性增高,易发生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及其他化脓性感染。C1抑制物缺乏者多伴有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10.原发性吞噬细胞缺陷病(primary phagocyte deficiency)吞噬细胞包括大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各种组织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除慢性肉芽肿病(CGD)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为X连锁遗传外,其他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细胞骨架( cytoskeleton)异常致趋化功能障碍;肌动蛋白(GPl1O)缺陷是黏附功能低下的原因;吞噬功能缺陷主要是细胞膜上各种受体蛋白缺乏所致,如IgGC3b受体缺乏等;杀菌功能缺陷是细胞内产生氧自由基所涉及的酶缺陷之故,如髓过氧化物酶(MPO)G-6-PD缺陷等。本类疾病的共同临床表现为慢性化脓性感染和肉芽肿形成。复方磺胺甲唑长期预防可减少感染频度和减轻感染程度。维生素C和干扰素γ对某些病例有效,严重病例应考虑干细胞移植及基因治疗。

  【诊断】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诊断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l.病史和体格检查  ①经常反复感染是本组疾病的主要特征。病原体多为条件致病菌,种类因病种不同而异:如抗体缺陷突出者,易罹患细菌性感染;联合免疫缺陷者,对细菌、病毒、真菌和原虫的易感性均增高。感染部位不受限制,但呼吸道最易受累。②本组疾病大多呈遗传性,约l/4患儿家族能发现因感染致早年死亡的成员,应对患儿进行家系调查。③发病年龄与病种有关,一般而言,Ig缺陷突出者,于6个月后才发生感染;联合免疫缺陷者,则发病较早。④体格检查:严重或反复感染可致患儿体重下降、发育滞后、营养不良、轻中度贫血和肝、脾大。B细胞缺陷患儿可发现扁桃体和浅表淋巴结变小或缺如。可存在皮肤疖肿、口腔炎、牙周炎和鹅口疮等感染证据。某些特殊综合征则有相应的特殊体征,如胸腺发育不全、WASAT等疾病。

  2X线检查  婴幼儿期胸部X线摄片缺乏胸腺影者提示T细胞功能缺陷:胸腺影及鼻咽部侧位摄片腺样体阴影均消失见于SCID

  3.实验室检查  反复不明原因的感染以及阳性家族史提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可能性,但确诊本病必须有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依据,且需进一步明确免疫缺陷的性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实验室检查可分3个层次,即①初筛试验;②进一步检查;③特殊或研究性试验。其中初筛试验尤其重要。

    (l)Ig及抗体测定:

    1)血清Ig测定:包括IgGkMIgAIgE。不同lg在不同年龄的正常值有所差异,在评定结果时应注意年龄特点。一般而言,IgG2g/L以下、IgA0.05g/L以下、IgM0.1g/L以下可认为是Ig缺乏。lgE增高见于某些吞噬细胞功能异常,特别是趋化功能缺陷。

  2)抗原特异性抗体测定:血清Ig正常时不一定能排除特异性抗体产生功能低下,此时应测定抗原特异性抗体。①抗A和抗B抗体测定:代表IgM类抗体功能,同族血型凝集素在1岁以上小儿滴度低于1:4提示特异性lgM抗体缺乏;②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测定:代表lgG类抗体功能,若血清ASO12岁后儿童滴度低于50单位提示特异性IgG抗体缺乏。

  3)分泌型lgA水平:分泌型IgA缺乏常伴有选择性IgA缺乏症。一般测定唾液、泪液、鼻分泌物和胃液中分泌型lgA

  4)B细胞计数: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技术,以明确B细胞膜标记Ig及抗原性物质(CDl9CD20),以便进行B细胞计数和分泌各Ig类别的B细胞分类计数。

    (2)T细胞及其功能测定:

    1)迟发皮肤过敏反应:此法简便易行。将一定量抗原注入皮内,2472小时观察注射部位的反应。若红、肿、硬结直径在615mm为阳性反应;大于15mm为强阳性反应;小于5mm为阴性反应。阴性反应者提示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宜观察多种抗原皮肤迟发过敏反应,以便作出正确判断。常用的皮试抗原有结核菌蛋白纯衍化物( PPD)、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腮腺炎病毒、念珠菌和植物血凝素(PHA)等。

    2)T细胞及其亚群计数: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技术及流式细胞仪,可明确总T细胞(CD3+)、Ts( CD8+)Th(CD4+)相对计数;也可明确Thl( CD4+.CD45+)Th2(CD4+.CD29+)相对或绝对计数。Thl具有抑制B细胞产生Ig的作用,而Th2则促进B细胞产生lg

    3)T细胞增殖反应: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掺人法测定PHA诱导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增殖指数,代表T细胞增殖功能。刀豆素A(ConA)诱导的PBMC上清液能抑制T细胞增殖反应,代表Ts细胞。

    4)T细胞活化功能测定:以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测定IL-2受体(CD25)T细胞膜上的表达以表示其活化功能。

    5)淋巴因子测定:PBMC体外培养上清液1L-21L-41L-51L-61L-7、干扰素γ及其他淋巴因子测定,反映Th细胞的分化功能。

  6)其他:①周围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低于1×109/L。提示T细胞缺陷。②骨髓检查可排除其他疾病,了解浆缅胞及前B细胞是否存在,发现隐匿性感染。③淋巴结活体组织检查: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菌苗于下肢57天后,作同侧腹股沟淋巴结活体组织检查,若发现浆细胞缺乏、皮质变薄、生发中心缺如及淋巴滤泡很少,提示B细胞免疫缺陷病;若皮质副区的淋巴细胞缺如,则系T细胞免疫缺陷病的特征。④周围血红细胞ADAPNP测定。⑤嵌合体见于T细胞缺陷患儿母体输血或出生后输血者,表现为同时存在两种核型或HLA型别。

  (3)中性粒细胞功能测定:包括周围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和形态观察,趋化、黏附(膜蛋白测定)、吞噬和杀菌功能(四唑氮蓝试验和化学发光法)测定,也可作细胞髓过氧化酶染色。

  (4)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如主要组织相容抗原的表达能力及抗原提呈功能等。

  (5)补体CH50活性、C3C4水平测定:总补体缺陷可被CH50活性法测定,其原理为血清补体成分能够通过经典补体途径溶解抗体结合的羊红细胞,CH50正常值为50100u/mlC3正常值新生儿期为5701160mg/L1-3个月为5301310mg/L3个月至1岁为6201800mg/LllO岁为7701950mg/LC4正常值新生儿期为70230mg/L1-3个月为70270mg/L,3-10岁为70400mg/L

  (6)基因突变分析和产前诊断:许多PID证实为单基因遗传,对疾病编码基因的序列分析可发现突变位点和形式,用于确诊及进行家系调查。基因突变分析也是产前诊断最好的手段,其他用于产前诊断的方法如测定绒毛膜标本酶(ADA)活性等。

   【治疗】

    1.一般治疗  应加强护理,有适当的隔离措施,注重营养,尽可能减少和防止感染,已合并感染时选用适当抗菌药物治疗。给予各种对症治疗,如WAS发生严重出血或血小板数特低时,可输新鲜血小板;胸腺发育不全发生低钙抽搐时,应补充钙剂、维生素D或甲状旁腺激素。伴T细胞缺陷者,禁忌接种活疫苗或菌苗,以防发生严重感染。此外,应加强家庭宣教以增强父母和患儿对抗疾病的信心,鼓励经治疗后的患儿尽可能参加正常生活活动。

    2.替代疗法  针对免疫缺陷,补其所缺,可使免疫功能改善,但不持久。

  (l)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VIG):主要含lgG(占90%以上),IgAIgM含量不足1%。因此,治疗指征仅限于低IgC血症者。抗体缺陷患儿经IVIG治疗后,可使症状完全缓解,获得正常生长发育。剂量为每月1次静脉注射l00600mg/kg,持续终身。治疗剂量应个体化,以能控制感染为度。IgA缺乏症患者因可产生抗IgA抗体而致过敏反应,故丙种球蛋白制剂被视为禁忌。

    (2)特异性血清免疫球蛋白(special immune serum globulinsSIG)包括水痘带状疱疹、狂犬病、破伤风和乙型肝炎的SIG,用于预防高危患儿。

    (3)新鲜血浆:血浆中不仅含IgG,还含有IgAlgM、补体和其他免疫活性成分,适用于治疗各类体液免疫缺陷病。剂量为l020ml/kg(小于2岁为10ml/kg),每34周静脉滴注1次。

    (4)其他替代治疗:

    1)新鲜白细胞:用以治疗吞噬细胞功能缺陷患儿伴严重感染,由于白细胞在体内存活时间短暂,反复使用会发生不良免疫反应,故仅用于严重感染时,而不作常规替代治疗。

    2)细胞因子治疗:胸腺素( thymosis)用于治疗某些T细胞缺陷,如胸腺发育不全、WASCVID等,仅有部分疗效。转移因子用于迟发皮肤过敏反应阴性者,有一定效果。重组1L-2己有成功地用于SCID的报告;纤维连接蛋白治疗严重感染伴纤维连接蛋白缺乏者;IFN-γ用于治疗干扰素-γ受体缺陷病,但效果不肯定。

    3)酶替代治疗:腺苷脱氨酶(ADA)缺陷患儿可输注红细胞(内含大量ADA)或牛ADA多聚乙二烯糖结合物肌注。

    值得注意的是T细胞缺陷患儿,无论输注新鲜全血、血浆、红细胞或白细胞均须极其慎重。因上述制品中均含有T细胞,即使输入极少量供体T细胞也会引起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graft-versus-host reactionGVHR)。此反应发生于输注后520天,表现为发热、皮疹、肝脾大、黄疸和腹泻,甚至死于严重感染。如确需使用血制品时,最好使用库血,并须先进行放射照射,剂量为20.0-30.OGy,以抑制供体T细胞在宿主内增殖。供血者应作巨细胞病毒包涵体(CMV)筛查。最好不作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禁忌行脾切除术。

    3.免疫重建  免疫重建是采用正常细胞或基因片段植入患儿体内,使之发挥其免疫功能,以持久地纠正免疫缺陷病。按免疫缺陷类型不同,可分别移植含有造血干细胞的胎肝、骨髓或脐血;含有淋巴干细胞及能产生产胸腺激素的胸腺组织。

    1)干细胞移植:

    1)骨髓移植(BMT):骨髓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故骨髓移植可重建患儿TB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移植前需作组织配型,HLA-D匹配尤为重要。半合子骨髓移植者需同时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减少移植物受到宿主排斥或GVHR。采用单克隆抗体、E-花环形成和通过分裂原吸附柱等方法排除供体骨髓中的T细胞后,再行移植可减少GVHR的发生。目前,已有超过1000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接受了BMT

    2)脐血干细胞移植:脐血富含造血干细胞,可作为免疫重建的干细胞重要来源。脐血干细胞移植后GVHR较接受无点供体配型骨髓(matched unrelated marrow donorMUD)移植者为轻。

    3)胎肝移植:胎肝亦含有较多造血干细胞,一些患儿接受肝肝移植后出现嵌台体,表明移植成功。但其免疫重建的效果远较骨髓移植差,故目前已很少使用。

4)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

    (2)胸腺组织移植:包括胎儿胸腺组织移植和胸腺上皮细胞移植,其疗效不肯定,且约1/10接受胸腺移植的患者发生淋巴瘤,目前已较少使用。

    4.基因治疗  许多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突变基因已被克隆,其突变位点已经确立。这给基因治疗打下了基础:将正常的目的基因片段整合到患儿干细胞基因组内,这些被目的基因转化的细胞经有丝分裂,使转化的基因片段能在患儿体内复制而持续存在。基因治疗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尝试已经历多年,取得一定成效,但总的来说尚处于探索和临床验证阶段。

   【预防】做好遗传咨询,检出致病基因携带者,并给予遗传学指导。对曾生育过X连锁遗传免疫缺陷病患儿的孕妇,应作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性别和决定是否终止妊娠。这些预防措施对于降低本病的发病率有一定作用。

来赞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