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儿科 > 小儿心理疾病

小儿孤独症诊断鉴别

2017-09-29 22:04:40  

诊断

1.诊断程序

(1)病史:详细和全面的病史包括母孕期和围生期各种危险因素和并发症,婴幼儿的发育特征,父母及同胞中有无孤独症和认知障碍患者等。

(2)精神检查:主要依靠会谈和行为直接观察法,检查其智力水平(特别是非语言IQ),语言接受和表达能力,适应能力和交往技能,与周围人(主要是父母)建立感情关系(如眼对视)的能力,及观察行为特征等。

(3)体格检查:患儿常并存体格发育缺陷和一些先天性发育障碍,如先天愚型,结节硬化,苯丙酮尿症等,并有较多的神经系统软体征。

(4)实验室和物理检查:遗传学筛查(染色体分析和遗传咨询),心理测验,脑电图,听觉测定,头颅CT或MRI,诱发电位等,根据病史和神经精神检查确定是否需要。

2.量表

是一种有用的诊断辅助工具,现介绍3种使用较广的量表。

(1)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 list,简称ABC量表):此量表列出孤独症行为表现57项,包括语言,运动,行为,交往和感知5个因素,每项按1~4级评分,全量表总分为158分,原作者提出筛查界限分为53分,而诊断分为67分以上,杨晓玲等(1993)对门诊就诊的孤独症儿童60名进行ABC量表试测,研究表明以31分为界限分作筛查时较为合适,而总分≥50分时灵敏度为0.97,≥62分时灵敏度为0.95,即漏筛率极低而特异性仍为1,可作诊断参考用。

(2)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简称CARS):CARS是用于评定学龄前儿童的,共有15个分测验,每个分测验的评分是从1(属于这年龄的正常范围)~4(严重异常)。

(3)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修订版)(ADI-R):该量表包括3个诊断核心部分:社会交互作用方面(16项)质的缺陷,语言及交流方面(13项) 的异常,刻板,局限,重复的兴趣与行为(8项),另有判断起病年龄(5项)及非诊断记分(8项)两部分;还有6个涉及孤独症患儿的一些特殊能力或天赋(诸如记忆,音乐,绘画,阅读等)的项目,一般按0~3分4级评分,ADI-R目前被认为是诊断效度较好,信度较高的诊断访谈工具,适合于临床应用。

3.诊断标准

根据CCMD-3的诊断标准,本病通常起病于3岁以内,在下列(1),(2),(3)项中,至少有7条症状符合,其中(1)项中至少有2条,(2),(3)项中至少各有1条症状符合。

(1)人际交往存在质的损害:

①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孤独,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

②缺乏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技巧,不能以适合其智龄的方式与同龄人建立伙伴关系,如仅以拉人,推人,搂抱作为与同伴交往的方式。

③自娱自乐,与周围环境缺少交往,缺乏相应的观察和应有的情感反应(包括对父母的存在与否亦无相应反应)。

④不会恰当地运用眼对眼的注视以及用面部表情,手势,姿势与他人交流。

⑤不会做扮演性游戏和模仿社会的游戏(如不会玩过家家等)。

⑥当身体不适或不愉快时,不会寻求同情和安慰;对别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也不会表示关心和安慰。

(2)言语交流存在质的损害,主要为语言运用功能的损害:

①口语发育延迟或不会使用语言表达,也不会用手势,模仿等与他人沟通。

②语言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常听不懂指令,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和痛苦,很少提问,对别人的话也缺乏反应。

③学习语言有困难,但常有无意义的模仿言语或反响式言语,应用代词混乱。

④经常重复使用与环境无关的言词或不时发出怪声。

⑤有言语能力的患儿,不能主动与人交谈,维持交谈困难,应对简单。

⑥言语的声调,重音,速度,节奏等方面异常,如说话缺乏抑,扬,顿,挫,言语刻板。

(3)兴趣狭窄和活动刻板,重复,坚持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变:

①兴趣局限,常专注于某种或多种模式,如旋转的电扇,固定的乐曲,广告词,天气预报等。

②活动过度,来回踱步,奔跑,转圈等。

③拒绝改变刻板重复的动作或姿势,否则会出现明显的烦躁和不安。

④过分依恋某些气味,物品或玩具的一部分,如特殊的气味,一张纸片,光滑的衣料,汽车玩具的轮子等,并从中得到满足。

⑤强迫性地固着于特殊而无用的常规或仪式性动作或活动。

4.诊断要点

(1)通常起病于30个月以内。

(2)社会交往障碍:至少具备下列中2项:

①极度孤独,明显缺乏社会情绪反应,不能与父母亲或别人产生正常的情感交流。

②不能用注视,表情,姿势或手势进行交往。

③不能与其他儿童建立伙伴关系。

④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

⑤遇到疾病和挫折时,不会寻求支持和安慰,当别人遇到挫折时,也不会主动给予支持或安慰。

(3)言语障碍:至少具备下列2项:

①言语发育延迟或不发育,例如不会牙牙学语,可有以手势或其他形式来代替言语交流的倾向。

②刻板重复与环境或正在进行的活动无明显联系的词语。

③言语的声调,速度,节律,重音等方面异常。

④言语的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害。

⑤2岁以前言语功能发育正常,但2岁后出现障碍,甚至完全不会说话。

(4)兴趣和活动异常:至少具备下列中1项:

①兴趣刻板,狭窄(例如专注广告,日期,气象报告等)。

②对某种东西特别依恋。

③强迫进行某种特殊的仪式性行为。

④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姿势。

⑤对某些东西(例如玩具)的非主要部分特别感兴趣(例如对它们的气味,表面感觉,产生的噪音等)。

⑥对个人的生活环境不愿或拒绝作任何变动。

(5)智力障碍:约有25%的患儿智力可下降至轻度智力低下,另有50%的患儿属中,重度智力低下。

(6)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多动症,儿童精神分裂症及婴儿痴呆

鉴别诊断

1.精神发育迟滞

突出表现为智力较同龄儿童明显低下,并伴有社会适应缺陷,但无异常的社会关系,人际交往,明显的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动作等障碍,若患者除智力障碍以外,还有与智力发育水平不相当的突出语言发育问题,明显的社会交往问题,则应诊断为伴有精神发育迟滞的孤独症,孤独症的认知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的区别在于:孤独症智力的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精神发育迟滞则是智力全面发育低下,智力测验各分量表得分都普遍性低下,ABC量表可用于两种病的鉴别。

2.精神分裂症

一般学龄前发育正常,起病年龄多在学龄期以后,主要表现为幻觉,妄想及思维破裂等精神分裂症核心症状,语言和智力发育正常,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孤独症是从幼年期以前起病,也可能出生以后就显示出发育迟滞,以语言,社会交往,智能等方面发育问题为主要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对这些症状效果不明显。

3.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

具有活动过多,注意缺陷,冲动行为,且常有学习困难和品行障碍,孤独症儿童虽常有活动过多和注意力涣散,但突出的是具有社会交往困难等特征。

4.选择性缄默症

病儿讲话有明显的选择性,在社交场合拒绝讲话,但能理解别人的话,常伴有社交焦虑,退缩,敏感或抵抗,而在家与家人可正常交谈,孤独症病儿在所有场合均有语言异常特征,在行为形式上与选择性缄默症明显不同。

5.感受性语言发育障碍

这是一种特定的发育障碍,病儿对语言的理解力低于其智龄所应有的水平,几乎所有病儿的语言表达都受损害,这类病儿在5岁以前,可有某些孤独症行为表现,如社会交往障碍,但缺乏孤独症儿童特有的感觉过敏或麻木的感知障碍,这类言语障碍病儿能利用手势和表情与人交往,且有想象性游戏活动,而这些能力孤独症儿童是缺乏的,对高功能孤独症可应用神经生理定量测定与该病鉴别。

来赞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