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儿科 > 儿科急救

小儿中暑和暑热症治疗

2017-10-02 15:22:45  

小儿中暑和暑热症西医治疗

(一)治疗  

1.降温:对中暑患儿应立即采取强有力的降温措施。首先使患儿脱离高温环境,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有空调的房间内,平卧后,在头部、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处放置冰袋,用凉水或35%酒精液浸湿毛巾全身擦浴。在做物理降温时,皮肤因受冷的刺激,可出现血管收缩和肌肉震颤,影响散热并使机体产热增加,因此多同时配合药物降温。氯丙嗪可扩张周围血管,减少肌肉震颤,并可达到降温的目的,一般每次0.5~1mg/kg,加入生理盐水中1~2h内静脉注入,但对面色苍白、肢端湿冷、血压已明显下降者不宜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迅速退热作用,并可减少中暑合并症的发生。  

2.补液:神志清醒的患儿可立即饮用含盐的冷开水或饮料;重度中暑者应静脉输液以迅速恢复正常血容量,保证心脑所需的血流灌注。  

3.对症处理:根据病情,给予止惊、升压、呼吸循环支持等对症治疗。  

(二)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中暑后超高热持续时间较长者有可能遗留永久性脑损害甚至死亡。暑热症患儿因持久发热,食欲减退,逐渐消瘦,容易并发呼吸道感染及消化不良、脱水、酸中毒等。少数病儿连续在2~3个夏季发病,但再发时症状较轻,病程亦较短。

小儿中暑和暑热症中医治疗

原则为清暑益气,养阴清热。处方举例:党参6g,石斛9g,麦冬9g,黄连3g,淡竹叶6g,荷梗 9g,知母6g,甘草6g。如在暑热症发病后期出现苍白、消瘦、食少、肢凉、便溏、舌淡苔薄等脾肾不足的症候,可去知母、麦冬,加黄芪6g、山萸肉6g、 熟地6g,益智仁9g 。亦可采用温下清上汤,包括附子、黄连、磁石、补骨脂、菟丝子、覆盆子等。  

来赞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